学生专访

梁丝曼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 2023级在读学生
- 本科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 2020届优秀毕业生

学生专访 | 梁丝曼:不如打开门去迎接春天

发布时间:2024-06-07

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与丝曼交谈时,她的脸上总会挂着温暖的笑。从考研到入学港中大(深圳)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一路上有过困惑有过焦虑,所幸现在所得皆所愿。

     "不如打开门去迎接春天"        ----梁丝曼   

_初识-申请
 

从最初的一心考研,再到决定入读港中大(深圳)经济学硕士项目,心路历程是怎么样的?

多年来升学的顺利让我觉得考研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事实证明考研上岸需要集齐天时地利人和,诸多不可测的因素影响着最终的结果。一年一次机会,风险自不必说,时间成本真的很高。且不说工作对待就业青年的年龄要求,单单就个人而言,考研如果准备两年甚至以上的时间,若博不得一个好的结果,其实是一件回报投入比很低的事情。长期的应试教育很容易养成名校梦,但那并不是终点,我们归根结底要参加工作,要回归生活。如果是目的性很强,想拼一个好工作,那一个好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可能比单一的名校光环要重要的多。我的工作经历也让我不断认识到我真正想要什么。 

生活分为很多个部分,生命有很多个维度,光环是、标签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也是。同样的时间、精力,我应该打开门、走出去探索自己热爱的事情,而不是困在“向自己证明自己”的一个漩涡里。现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会更谨慎和理性,会再多探索一下是否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我不再认为有什么路是我一定要去走的,也不再认为我一定要坚持走完当初选择的路。

生活理想应该是给我带来热情和希望的存在,而不是成为束缚我的牢笼。我还在探索自己热爱的路上,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是我最理想的去处,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无论是院校名声还是平台资源加成都够用了。

个人申请经历

梁丝曼 在申请阶段我首先确定了申请项目:经济学。经济学注重底层逻辑的培养建设,我认为日后不论读博还是工作都需要掌握这份技能。

其次我选了几所学校:我当时没有雅思,三月下旬开始投递申请,先后投了港大、港中大(深圳)、南洋理工大学,都是经济学项目。都拿到了con雅思的offer。整个申请阶段和后期备考雅思的时候,也是比较焦虑和紧张的。强烈建议学弟学妹,尽早申请、尽早准备语言标化成绩。尤其是把握大三的夏令营机会!
最终坚定地选择港中大(深圳)的原因如下:

1)首先是环境和地理位置在深圳,冬天暖和,四季常青。环境气候这点非常吸引我。北方的冬天天气太冷风很大,时常不想出门,总少了点活力。深圳就不一样了,植物和动物都有旺盛的生命力。一年中除了有一小段时间虫子多,其余时间都蛮舒服的。在这里我能更好地学习、工作。

2)毕业后留在深圳或者是香港工作。港中大(深圳)认可度很高,平台资源够用。通过就业报告和跟老师、学长学姐们交流,我了解到就业和读博都不会卡学校,更多取决于自己。而且港中大(深圳)相比港新更适合积累实习。深圳的金融机构很多,有丰富的实习资源和工作机会。毕业后也能申请香港IANG签证(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更有利于我们去香港求职。

3)港中大(深圳)经济项目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毕业时间比较灵活,2年不会太紧凑,有足够的时间去实习实践。如果想要读博,2年的时间也允许我做更充分的准备工作。比起突击,我更擅长持续积累发力,因此时间上2年的项目更适合我。

4)综合来看:这里师资力量很强,课程设置、培养体系与时俱进,能接触到很多的资源和机会。

11
11
 

_相知-就读

就读体验

梁丝曼 师资很强。教授们都是海外名校毕业,给我的感觉是知识的广度、包容度、前沿度都很高。我们能选择修读我校博士项目的三高课程,也能参加一些前沿学术会议。有诸多机会能丰富学术体验,探索并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读博。我很喜欢高级宏观和高级微观这两门课程,两个教授授课是不一样的风格。高微的刘斌教授上课非常热情,风趣幽默,案例讲解深入浅出。高宏的侯宸羽教授属于循循善诱、条分缕析的方式。两位教授理论功底非常深厚,授课质量都非常高!

课程安排很到位。能感受到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培养体系的完善性以及学生的接受度。三高以及机器学习作为必修基础课,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本科是传统金融方向,之前只学过基础的宏微观,没有系统学过编程,所以前期上课还是有些吃力的。但是在深高金每门课都配备了课程助教,所以我们可以在Tutorial课上请教助教老师们,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我们获益匪浅!

我适应比较慢,但是这里真的提供了各种小白友好的学习机会,遇到学习问题基本硬着头皮上也能解决,问老师,问同学,问助教,都是学习方法(*^▽^*)!

活动很丰富。喜欢这里的节日仪式感!学院、书院会举办各种活动。我们经济学项目组也经常会有各种分享会,包括就业分享会、选课分享会等。每一场活动都由项目组的老师们精心组织。大家能一边吃精美茶歇一边收获很多宝贵信息。

挚友相伴,一路同行。身边的同学们都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经历、各有所长,都很优秀。大家的主线无论是实习找工作也好、或是有读博想法的也好,都在努力地朝着自己的方向走,同学间日常也会交流学习以及实习心得,一起去爬山、去徒步,氛围很好!

11
11

就读小故事

梁丝曼 在港中大(深圳)经济学项目组我感受到了老师对待学生的真挚。几乎每个老师都会倾囊相授对我们有益处的信息,比如一些实用的求职技巧。真的非常感谢老师们!很幸运加入这个大家庭!

艾春荣教授在计量经济学结课后,邀请来了两位业界导师与我们进行交流。艾教授不仅鼓励我们自信、勇敢地向业界导师提问,还在业界导师面前“推销”我们。能切身感受到各位教授、老师是真的希望能够在我们的个人成长、求学与求职路上助一把力。就像自家家长一样~

日常我跟宏观侯宸羽教授聊得多一些,因为有读博的考虑,第一学期一直在探索自己是否适合做学术。侯教授很真诚客观地跟我讲了他的想法和建议,也提供了很多旁听学术会议的机会,让我受益良多,我对此非常感谢!

_相伴-寄语

梁丝曼 我之前在项目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过一篇想走学术道路的学姐的就读体验,受益良多。也希望我来港中大(深圳)就读的心路历程也能对考研后申请留学的学弟学妹有所启发。

如果苦苦困在考研里,不如尽早打开门去探索自己热爱的事物,探索自己愿意为之努力的职业发展规划。港中大(深圳)就是这样一扇门,为你们敞开!

 

11

文字 | 梁丝曼

编辑、排版 | Steffi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