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樊仕豪

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22届毕业生
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现就职中信证券投行委人才发展中心

“经”验之谈 | 樊仕豪:人生是原野而非轨道

发布时间:2024-06-07

从几乎0实习经验的本科毕业生,到如今手握令人心动的offer,樊仕豪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就读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的两年时间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利用学校的平台资源,为自己打出了一副好牌。

选择 来到经济学项目的原因

大三时,有意申研的樊仕豪在一次校内专场宣讲会中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现场与各项目组招生官的交流让他对这所大学留下不错的印象。在综合考虑个人能力及兴趣方向后,他选择了向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递交申请,并如愿受邀参与线下面试。

樊仕豪至今仍记得面试时被问及个人职业规划时的心情,他坦言道:“那一刻我愣住了,因为我本科四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职业规划。”当时还没有过实习经历的樊仕豪对真实职场环境缺乏认知,更不清楚哪个细分领域更适合自己。这场面试让他认识到了自己急需弥补的短板——实习实践,而这也成为了他在选择offer时重要的考量因素。“当时考虑到,去香港或新加坡找实习会比较困难。” 多方比较之下,他最终选择了就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

“就读 温暖而美好的回忆

回忆起在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度过的两年时间,樊仕豪仍然心怀感念,与导师、同学的每一次交流都令他获益匪浅:“我们班级的氛围特别好,同学们会经常一起讨论选课安排,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

11

 

图|参加高桌晚宴

硕士阶段的学习中,樊仕豪在教授们的精心指导下在经济学的细分领域展开了更为深入地学习,并获得长足进步。访谈中,他分享了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门课——《现代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挑战》。作为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的特色之一,该课程每学期会邀请业界导师举办精彩的主题讲座,并由他们亲自指导同学们进行课题研究。

在这门课程中,樊仕豪所在的小组在海通国际资产管理部主管及董事总经理王胜祖博士的指导下,完成了《中国的消费: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关键》研究课题。这段经历亦被他写进简历,并在求职过程中吸引了面试官的关注:“在面试东证国际投资银行部的实习岗位时,面试官就对我的这个项目经历特别感兴趣。因为组里的项目涉及到一些消费品行业,同时国民消费是那段时间资本市场的一个热点话题。”樊仕豪在项目过程中积累经验与思考在此时发挥了作用,他的表现获得了面试官的一致认可,最终如愿收获心仪的offer

“实习 多方位探索后找准方向

硕士阶段,樊仕豪通过合理的时间规划攒下了五段丰富的实习经历。采访中,他分享了平衡学业与工作的经验:“两年毕业的学制,能让课程显得不那么拥挤,然后尽量把课集中在周末,这样就能抽出工作日的时间去进行实习。”

同时,他也提到了深高金职业发展中心CDC提供的就业支持——刚入学的职业形象照拍摄、定期举办的就业主题培训、与企业HR的对谈、求职群里的招聘信息分享……它们精准覆盖了求职的每一环节,为樊仕豪的求职之路提供了有力帮助:“CDC职业群里分享的实习信息可以打破信息差,帮助学生有效率地获得有用的信息,我有好几次实习机会都是从这里了解到的。”

也正是在实习中的不断探索,使樊仕豪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并愿意深耕的领域:“在结束了第一段投资银行的实习之后,我也曾经迷茫过是否要在投资银行这条路上一直走。所以之后我也进行了别的尝试,在华西证券的资产管理部、南方基金的渠道销售都实习过,发现觉得这些岗位的工作并不适合我,也和我的职业发展目标也不太相符。所以最后又回到了投行的道路上,并且尝试了一个港股这个全新的领域,最终决定在境内投资银行这条路上愈走愈远。

”在人生中试错成本仍然很低的阶段,樊仕豪在不同岗位进行了积极的摸索与尝试,最终找准了属于自己的方向。他也鼓励学弟学妹们勇敢尝试新的工作内容,迈出舒适圈,实现自我的更多可能

寄语 思维转变与责任意识

从实习开始体验职场生活,到如今真正脱离学生身份开启职业生涯,樊仕豪经历了心态上的转变与成长。在采访中,他分享了两点心得:“第一点是责任意识。实习的时候,事事有带教提点,犯的错误也大概率由带教承担。但正式进入职场后,工作中的一切都会落实到你头上。所以需要有更强的责任意识。第二点是要转变学生思维。真实的职场是唯结果论,领导不会因为你工作十分努力就给你打一个及格或者是良好。要接受一项工作可能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无法获得好结果。”这是樊仕豪在工作中的真实体会,也愿借此采访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明白思维转变与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能在职场上少走许多弯路。

11

 

人生是不设限的原野,樊仕豪通过不断地自我挑战与探索,在一片茫茫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也愿他的故事能予你激励,大胆拥抱四面八方的风和无数种可能。

编辑、排版丨黄舒旎(实习生)、Steffi LIU

材料丨经济学硕士项目

修正丨经济学硕士项目

“经”验之谈